当前位置:首页> 重要讲话

房爱卿部长助理在2012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开幕式上解读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内贸易发展工作非常重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重要论述,明确要“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今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意见》和《规划》明确了国内贸易的重要地位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国内贸易发展的总体方向,明确了国内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明确了国内贸易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明确了国内贸易的重要地位和发展目标

  《意见》和《规划》指出,国内贸易(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十二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基础性作用越来越突出。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生产、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影响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国内贸易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2011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5%,比2010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2010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9.8%上升至1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居第三产业首位。国内贸易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2010年就业人数达到1亿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3.5%,其中城镇就业超过7400万人,国内贸易是除农业外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国内贸易是创造税收的重要源泉。2010年,国内贸易税收达1.6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1.8%。

  同时,国内贸易的先导性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流通通过价格机制,传导需求信号、调整产业规模和结构的作用不可替代,是工业、农业、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先导性力量。现代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血脉和神经,是各种生产要素集结、整合与聚变的载体,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国内贸易不仅对经济建设有重要作用,对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国内贸易发展面临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规划》明确提出了国内贸易发展的目标,也就是:总体规模指标实现翻番,城乡区域发展趋于协调,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增强,国内市场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总体规模指标实现翻番,非常重要。即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三项总量指标要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这是对“十八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计划的具体体现。

  上述发展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这主要依托三个方面的有力支撑。

  一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内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已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些战略部署对国内贸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进一步制定内贸相关促进政策措施、推动国内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不竭动力。

  二是我国城镇化积极推进为内贸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1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3%,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每年城镇化率至少提高0.8个百分点,即有超过1000万农民进城。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1,城乡居民人均消费之比也基本上是3.1:1。一个农民如果真正成为城镇居民,其消费将是目前的3倍以上。由于中国城镇化的规模和潜力巨大,而城乡居民消费又有明显差异,城镇化创造的大量需求,将直接带动国内贸易相关行业发展,为国内贸易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是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内贸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推动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改革,对提高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流通领域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商业科技不断进步,加快了流通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创新。这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实现有机融合,大幅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为国内贸易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内贸易发展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国际经济形势仍然比较复杂,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经营,影响到就业和收入,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但从近期看,国内经济形势出现向好迹象,消费市场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回升态势,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5%,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消费市场也出现了不少亮点,网络零售受到消费者青睐,发展型、休闲型消费备受关注,个性化消费成为时尚,绿色消费正在兴起,新型服务消费成为热点。从长期看,当前遇到的暂时困难,也有利于促进流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改变营利模式、调整业态结构。

  二、明确了国内贸易发展的总体方向

  《意见》和《规划》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国内贸易发展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国内贸易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坚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突出扩大消费的战略地位,增强引导生产的重要功能,明确改善民生的根本宗旨,注入改革创新的强劲动力。

  坚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国内贸易在市场配置资源中处于中心地位,既是资源配置的载体,也是决定资源配置方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国内贸易自身的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否则就会扭曲价格形成机制。所以,要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流通企业发展,营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国内贸易的一些领域也具有公益属性,政府应当在充分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的同时,提升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能力。这也符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突出扩大消费的战略地位。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措施。国内贸易对实现消费、引导消费、创造消费和保障消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国内贸易有利于促进便民消费、实惠消费、热点消费、循环消费、安全消费和信用消费。所以,国内贸易发展必须以扩大消费为立足点,努力增强扩大消费的功能。要通过出台政策、完善体系、搭建平台、发布信息,来促进消费增长。

  增强引导生产的重要功能。市场经济以需求来决定生产,生产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满足即期消费需求、开发潜在消费需求、创造未来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发展国内贸易,发挥价格机制作用,有利于生产企业及时掌握需求信息,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更好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内贸发展要充分考虑增强引导生产的功能,推动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建立稳定和谐的产销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核心竞争力;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导发展订单生产。

  明确改善民生的根本宗旨。国内贸易是就业的重要领域,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生产者特别是农民,与民生密切相关。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内贸易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商品流通和生活服务网络,加强市场调控,保障市场稳定运行,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努力扩大内贸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国内贸易吸纳就业的优势,进一步增加就业。要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这既有利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也有利于解决农产品买贵问题,稳定物价。

  注入改革创新的强劲动力。加快改革创新是完善内贸发展体制机制、转变内贸发展方式、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流通规则体系、实现流通现代化、提高流通效率、提升国内贸易发展水平的根本措施和重要途径。要加快建立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高效的国内贸易管理体制。要放宽垄断专营领域市场准入,完善重要商品流通体系和管理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流通领域。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内外资企业实行同等待遇;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依法加强并购管理,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要促进内外贸协调发展,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培育内外贸结合的大型流通企业;建设内外贸一体化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大型展会和电子商务平台。

  三、明确了国内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

  《意见》和《规划》对国内贸易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阐述,并将建立现代流通体系作为国内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培育市场主体、优化流通链条、协调区域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绿色流通,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关键因素。

  培育市场主体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企业是建立现代流通体系的依托、载体和抓手。企业只有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才能有条件主动创新方式、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国流通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弱的情况。2010年,全国批发和零售法人企业数占批发和零售业全部经营单位比重为8.8%,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仍然偏低。下一步,将推动有实力的流通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跨行业、跨地区整合资源,形成一批大型流通企业。同时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优化流通链条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流通企业在做大、做强、做优的基础上,只有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条,才能在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优化流通链条对实现产需衔接、优势互补、资源整合、集成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要鼓励流通企业拓展设计、展示、配送、分销、回收等业务;鼓励流通、生产、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在农产品流通方面,要建立以农批零对接为主体、农超对接为方向、直营直供为补充、电子商务为探索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模式。在工业消费品流通方面,要以提高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构建线上线下互动的营销网络为方向,以加强供应链管理为核心,优化工业品流通链条。积极促进工商对接,规范总经销和总代理。在生产资料流通方面,要鼓励直采直供、网上购销,逐步完善佣金代理制,支持发展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发展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鼓励大型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建立跨国采购和销售网络。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关键环节。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动区域间国内贸易协调发展,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促进大型流通基础设施在更大区域内发挥服务作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从整体上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统筹国内贸易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就是要加快形成十一个主要商业功能区,这是贯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一项措施。十一个主要商业功能区是我国主要的价格形成中心、商品集散地、消费聚集区和内贸增长极。东部地区的商业功能区,主要是发挥先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强化消费集聚功能。中部地区的商业功能区,主要是发挥区位优势,提升流通枢纽地位和商品集散功能。西部地区的商业功能区,主要是突出资源和特色优势,发展特色商品流通、民族贸易和边境贸易,增强商品集散功能。下一步,要统筹规划,建立协调机制,引导资源跨区域整合,推动主要商业功能区内部一体化发展和功能区之间协调联动发展。

  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是推动流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也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在流通技术创新中处于核心和引领地位,对于企业经营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流通现代化,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要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加强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综合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流通企业信息化改造。要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的有机融合,鼓励流通领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创新,加快推广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同时,要大力加强公共信息服务,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城乡市场统计监测体系,提高市场监测、预测预警分析和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发展绿色低碳流通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发展绿色低碳流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统一的要求,也是解决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问题、转变内贸发展方式的要求。要开展绿色采购,引导流通企业设立节能环保产品专柜,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资源节约和绿色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要发展循环流通,加快以旧换新、收旧售新、旧货流通、再生资源回收等循环流通网络建设。要推进节能减排,制定和实施内贸节能标准,开展节能、环保和低碳认证;推进商业建筑和设施节能减排,培育一批节能环保商店、绿色市场和绿色园区示范企业。

  四、明确了国内贸易发展的保障措施

  《意见》和《规划》对完成国内贸易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明确的保障措施。主要是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依靠改革开放推动,依靠完善内贸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市场管理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出台了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为国内贸易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规划政策方面,将商业网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乡镇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完善社区商业网点配置,规定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要求地方政府出资购买一部分商业用房,用于支持社区居民生活必备的商业网点建设。

  土地政策方面,统筹安排流通业各类用地,优先保障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用地。流通设施用地出让方式除招拍挂以外,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也允许采用协议转让、租赁等方式。

  财政政策方面,积极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促进作用,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大力支持内贸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流通促进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公益性流通设施、农产品和农村流通体系、流通信息化建设,以及生活服务业、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绿色流通、扩大消费等。

  税收政策方面,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并扩大到有条件的鲜活农产品。2013-2015年,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下一步,实行结构性减税,重点支持农产品流通、生活服务业、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和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等领域。

  金融政策方面,大力发展汽车、家电、教育、旅游等信贷消费,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流通企业上市融资、设立财务公司,加大对中小流通企业特别是小微型流通企业支持力度,建设适应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要求的支付平台。

  收费政策方面,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规范农产品市场收费;优化银行卡刷卡费率结构,降低总体费用水平,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加快推进工商用电用水同价。下一步还将出台降低流通费用综合性实施方案。

  中国国内贸易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在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和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国内贸易一定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